加快推进光伏多元化开发,探索光伏+(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光储一体化)、光热、光伏制氢等业务模式,推广“新能源 +生态修复”模式,打造一体化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治理恢复与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共提升。截至2022年6月底,已投产项目遍及青海、山西、新疆等22个省份,累计装机规模超970万千瓦。 聚焦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全力推进大基地项目落地。截至2022年6月底,在国家首批约 1 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中,获取 685 万千瓦基地项目。内蒙古蒙西基地库布其 200 万千瓦光伏治沙示范项目实现当年备案当年开工;青海海西基地格尔木光伏光热项目、海南基地青豫直流二期光伏光热项目稳步推进。
建设我国单体规模最大光伏治沙项目,为规模化沙漠治理和生态修复创造了新的模式,实现沙漠地区太阳能资源高效利用和沙漠变绿洲的双重收益,走出一条沙漠治理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成功道路。
建设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最大的漂浮式光伏电站项目,解决当地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有效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三峡集团首个光热项目,利用青海丰富的光照与荒漠化土地资源,积极推动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有效助力荒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国内规模最大的电解水制氢项目之一,规划建设容量40万千瓦,采用光伏电解水制氢技术,以当地化工企业和矿区氢燃料电池重卡替代原有燃油重卡等作为氢能主要消纳场景,项目对于内蒙古自治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